第426章:五篇童话,坐镇华夏_我从顶流塌房了,系统才来?
17书吧 > 我从顶流塌房了,系统才来? > 第426章:五篇童话,坐镇华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26章:五篇童话,坐镇华夏

  王默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天。

  此刻,贺之行正在盯着王默,那眼神恨不得挖开他的脑袋看看,他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。

  王默咳嗽一声:“贺老,别看了,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。”

  贺之行这才道:“我现在都怀疑你小子到底是不是会魔法,我本来以为你那篇童话最多也就是上佳水准。可现在看来,它怕是大概率能成为华夏前十的经典童话。至于其创意和对儿童的吸引程度,也许放到世界经典童话的行列都毫不逊色。你这脑袋到底怎么长的?随随便便一篇歌能掀起全网巨浪就算了,现在随随便便一篇童话也能让孩子们疯狂。”

  王默笑笑。

  心道:随随便便一篇童话?《神笔马良》可是华夏最最经典的童话之一。

  地球华夏的小朋友,谁不知道神笔马良?谁不知道神奇的画笔?谁看完这篇童话故事后没有产生过拥有一支神奇画笔的幻想?

  随便?

  不可能的!

  贺之行喟叹了几声:“不得不说,这篇童话出现的很及时,将整个行业整改的压力全都盖了过去。同时也让家长们知道了:现在的华夏,同样有人能够创作出好的童话,而不是只能让国外压一头。不过只是一篇童话要扭转家长们的固有印象有点难。我觉得应该趁着现在的机会,让国内那些童话作家赶紧多发表几篇童话作品。只是仓促之际,要让他们写出好的童话作品有点困难啊。”

  旁边。

  听得津津有味的桐桐插话:“爷爷,既然那些童话作家写不出来,那让哥哥多写几篇不就行了?”

  “咳咳。”

  贺之行看了一眼桐桐,笑道:“桐桐,哥哥虽然很厉害,但他也不是轻易就能够创作出一篇好童话故事的,要很长时间来准备呢。”

  “我不信!哥哥就是最厉害的!”

  桐桐哼哼一声,看向王默,大眼睛扑闪扑闪的:“哥哥,是不是呀,你再写几篇童话好不好?桐桐要听,桐桐没有听够。”

  贺之行无奈:“桐桐别闹!别逼王默哥哥,他不行的!”

  哈?

  王默腰杆子一挺,男人最听不得的就是不行。

  他咳嗽一声,然后道:“贺老,其实……也不是不行。”

  贺之行:“???”

  半响后。

  贺之行才愣愣道:“你……来真的啊?”

  ……

  童趣社。

  总编杨艺文终于从前几天的愁眉苦脸变成了笑意盈盈。

  “以后见到西楼,得给他磕几个头。”

  他心道。

  这次若不是西楼,他们社不知道会蒙受多大的损失。但西楼却仅仅用一篇童话就硬生生将局面给掰了过来。

  当然,一篇童话还不足以让童趣社挽回所有损失,但至少声誉回来了。

  至于损失?

  已经到了可承受的范围之内。

  正在这时候,一名主编走了进来,表情有些为难:“杨总,本来我们以为在西楼的《神笔马良》火了以后,会带动其它童话作家的创作热情,继而迎来一波童话高峰。可事实却是……刚才我打电话给好几名之前早就约稿的童话作家,他们全都不约而同放弃了撰稿。就连何维华老师,都说短时期无法供稿。”

  “为什么?!”

  杨艺文一听,脸色瞬间变得难看。

  主编道:“我问了原因,他们都说西楼的童话故事太经典,他们之前写的童话如果拿出来,完全就是丢脸。所以他们准备重新创作,不然没脸投稿。”

  杨艺文:“何维华老师也是这样说的?”

  主编道:“是的,何维华老师的助理说他阅读了《神笔马良》后,将自己精心创作了数个月的两篇童话全都撕毁,然后将自己关进了书房,闭门谢客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杨艺文没想到,因为西楼的《神笔马良》太过于优秀,以至于让这些童话作家全都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
  这下麻烦了。

  本来他打的主意是:趁着这一波西楼掀起的童话热潮,让童趣社收集一批童话作家的作品,然后马上推出全新的童话集,以此来将《小狗贝贝》等童话整改的损失全部挽回来。可他没想到因为《神笔马良》太优秀,继而让何维华这样的童话大王都打了退堂鼓。

  果然。

  福祸相依啊。

  还好,福大于祸。

  正当杨艺文再次陷入苦恼的时候。

  “滴滴滴~~~”

  企鹅消息声响起。

  他定睛一看,连忙点开消息。

  是西楼发来的:“杨总,在吗?”

  杨艺文:“在的,在的。”

  西楼:“我又给您发了一封邮件,麻烦接收一下。”

  发完消息,就下线了。

  杨艺文坐在电脑面前,一时都没反应过来。

  又发了一封邮件?

  难道?

  不是吧?

  杨艺文心中生出一个想法,但又觉得太不可思议。他想的是:西楼给自己发邮件,不可能有别的内容,只有投稿!

  “难道西楼又投了一篇童话?”

  他有点不敢相信。

  毕竟连童话大王何维华老师都无法做到这么短的时间内,创作出第二篇童话。尤其是现在《神笔马良》风头正盛,若是西楼投稿的第二篇童话质量远不如它,效果怕是会适得其反。

  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。

  叮咚

  右下角弹出了一条提示:您收到一封信的邮件,来自“西楼”。

  杨艺文深吸一口气,然后点进去了邮件。

  下一秒。

  “我!勒!个!擦!!!”

  整个童趣社,都听到了从总编办公室传出来的尖叫。

  此刻的办公室。

  杨艺文早就目瞪口呆。

  到底他看到了什么?能让他一个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如此震惊。

  顺着他的目光,定格在电脑邮箱上。

  只见邮箱里,并不是如同杨艺文猜测的有西楼的一篇童话投稿。

  而是四篇!

  是的,整整四篇!

  第一篇:《三个和尚》。

  第二篇:《猴子捞月》。

  第三篇:《乌鸦喝水》。

  第四篇:《稻草人》。

  看着邮箱里的四篇童话,杨艺文整个人完全是懵的。其实哪怕邮箱里只有一篇西楼的投稿,都足够他震惊半天的了。

  四篇?

  闹呢?

  别人一年半载才能好不容易创作出一篇童话,而你西楼一次性就投稿四篇?

  你家搞批发的啊!

  良久后,杨艺文才浑身打了个激灵,回过神来。

  然后,他便匆匆忙忙+小心翼翼将四篇童话下载了下来,准备慢慢审阅。

  ……

  贺家。

  贺之行看着王默将邮件发出去后,同样目瞪口呆:“你……一次性投递了四篇童话?”

  “嗯。”

  王默点了点头。

  这四篇童话,都是他在系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。每一篇都是前世华夏的童话代表作,并且深受小朋友喜欢。

  其实华夏经典童话还有许多,但都没有这几篇通俗易懂,教育意义深刻。

  刚才他还认为数量有点少,不过看到贺之行的表情后,王默认为暂时应该足够了,毕竟自己也不敢做的太过于惊世骇俗。

  本来在王默的计划中,是想一次投稿一篇童话故事。

  但他有些等不及了。

  因为在前几天的《神笔马良》中,他尝到了甜头。

  一篇《神笔马良》,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,便给他带来了超过三百万的声望!!!

  那如果这次发表四篇童话,能给他带来多少声望?

  想着都激动。

  果然,新市场才是收割声望的大金库啊!

  他原本以为,上次经过《孤勇者》一次大规模的收割后,小朋友的声望应该赢收割的差不多了,不过现在看来,一首《孤勇者》最多只是收割了孩子们不到十分之一的声望。

  对比起歌曲,孩子……终究还是更喜欢童话故事的。

  ……

  外界。

  这些天,因为西楼一篇童话《神笔马良》卷起的风波依然在持续。

  可以说就连王默都没有想到,孩子们会如此喜欢这个童话。

  不对……还有大学生。

  王默都惊呆了好吗?因为从杨艺文那里传来的消息,《神笔马良》在大学生中的传播热度丝毫不弱与儿童人群。这篇童话能传播得如此迅速,大学生功不可没。

  咋回事?

  这些大学生怎么什么都喜欢啊?

  没忌口的么?!

  甚至在这个玩梗的互联网社会,“马良”都成为了一个热词。

  只不过,让孩子们和大学生遗憾的是,西楼只写了一篇童话。

  在许多人看来,西楼写这篇童话,大概率就是受童趣社邀请而刻意创作的,毕竟让西楼这样的文人去成为童话作家,太不现实了。

  “哎,估计以后都看不到西楼的童话故事了。”

  “废话,西楼难道还能一直写童话啊?”

  “就算是写,估计也无法重现《神笔马良》的辉煌,这篇童话太经典了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有人感慨。

  有人喟叹。

  甚至有许多小孩一直纠缠自己的爸妈:“我要看更多‘西楼爷爷’的童话故事,快点让西楼爷爷写更多的童话吧。”

  这些家长苦笑不已,你让他们去哪里找更多的童话故事?

  人家西楼能写一篇童话故事,就已经是意外了。

  以后估计都不可能有第二篇了。

  就在大家感慨不已的时候。

  童趣社再次发表了公告:“特大消息:西楼推出第二波童话故事,《三个和尚》、《猴子捞月》、《乌鸦喝水》、《稻草人》重磅来袭!”

  在公告下面,是四篇精美的童话插画。

  第一篇插画:一座庙宇坐落在深山中,正有一个小和尚在山脚下挑水。

  第二篇插画:好几只猴子倒立连串在一起,深入水潭中捞月亮。

  第三篇插画:一只乌鸦正叼起石头,将其放入旁边只有一半水的瓶子中。

  第四篇插画:一望无垠的田野中,一个稻草人正孤零零站在那里。

  四篇插画,对应着四个童话故事。

  全都是西楼全新作品!

  全网。

  无数的网友、业内业外的人看到这一幕,都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7sb.cc。17书吧手机版:https://m.17s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